一、建筑物概况
上海某公司厂区位于上海市奉贤区,该厂区房屋共有19栋,分别为综合楼、食堂、新产品车间、综合制剂、综合仓库、提取车间、化学品库、污水处理、锅炉房、动力工程楼、清洗消毒室、消防水池A、消防水池B、生产水池、循环水池、产品生物检验楼、门卫A、门卫B及门卫C,被检测房屋基本情况见表1,除食堂为排架结构、门卫A/B/C为砖混结构外,其他房屋均为框架结构,房屋均建造于2104年。该厂区平面呈矩形,总用地面积为78353.9m2,建、构筑物占地面积为33017.7m2。设计单位为某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,施工单位为南通某集团有限公司,监理单位为上海某建设咨询有限公司。目前厂区房屋已投入使用。
二、观测目的
受该公司的委托,我司对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厂区房屋进行沉降观测。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的沉降变化,并为业主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,以便能及时掌握变形情况,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,采取措施,防止事故发生,确保工程安全。
三、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
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,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:
(1)《工程测量规范》GB 50026-2007
(2)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》JGJ8-2016
(3)《国家一、二等水准测量规范》GB12897-2006
(4)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GB50007-2011
四、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
1.基准点的布设
基准点是沉降观测初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,为保证观测值的可靠性,在施工区附近(变形区外)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3个基准点,编号分别为BM1、BM2、BM3,其高程系统为独立高程。其中BM1高程为本检测项目拟定的基准高程(高程拟定为4.00000m),在所测厂区南侧,距离待测建筑距离均大于50m,BM2、BM3高程是以BM1为基准,用天宝高精度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。
2.沉降观测点的布设
根据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》JGJ8-2016,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:
1)建筑的四角、核心筒四角、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m~20m处或每隔2 ~3根柱上;
2) 高低层建筑、新旧建筑和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;
3) 建筑裂缝、后浇带两侧、沉降缝两侧、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、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、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;
4) 对宽度大于或等于15m、宽度虽小于15m,但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、湿陷性土地区的建筑,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,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;
5) 邻近堆置重物处、受振动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泯处;
6) 框架结构及钢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;
7) 条形基础、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;
8)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、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;
9) 超高层建筑或大型网架结构的每个大型结构柱监测点数不宜少于2个,且应设置在对称位置。
根据现场实际情况,本工程19栋房屋沉降观测点埋设于柱上,个别观测标志点由于现场条件所限埋设于墙体上,共布设180个观测点,每栋房屋分布的沉降观测点数见表7.1,具体点位见附件1附图1~4。
五、沉降观测
1.观测仪器
该项目仪器采用天宝Dini 03水准仪。其精度为: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±0.30mm/km,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精密铟钢尺施测。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,等精度观测,最大限度减少误差。
2.观测级别及精度
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》 JGJ8-2016第3.2.2条及表3.2.2规定,当地基基础设计为甲、乙级的建筑,对应的变形测量等级为二等,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±0.50mm,并以其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。本次变形测量等级采用二等。
23.水准线路的观测限差
(1)环闭合差 ≤1.0 mm(n为测站数);
(2)测站前后视距差≤1.0m;
(3)各测站视线长度≤30m。
4.观测时间及频率
2017年12月14日、21日、24日对上海该公司的厂区房屋进行了第一次观测工作,后续监测时间根据厂房沉降情况拟定为:每一个半月监测一次,总计沉降监测次数为3次,且间隔周期不小于100天。
当建筑物出现下沉、上浮,不均匀沉降比较严重,或裂缝发展迅速,应连续观测。
5.观测数据